数学学院是太阳成集团tyc151cc最早创办的院系之一,肇始于1975年湖南师范学院岳阳分院数学系。学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公共数学教学部,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2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与教育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数学”是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近50年来,学院为国家尤其是湘北地区培养了1万余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和其他高素质专业人才。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60余人、研究生82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博士23人,硕士生导师38人(含兼职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7人,“流形上的分析、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共10余项,省自科(社科)基金项目、省教育厅重点和青年项目等30余项,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余项;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建有省级精品课程和一流本科课程5门,综合实力居省内同层次院校前列。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育人理念,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互联网+”“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际奖16项,国家级38奖,省级600余项。
学院秉承“至善穷理”的校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经费投入和平台建设为保障,朝着“把数学学科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同层次高校中有一定影响的学科”的目标努力迈进!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教育)
基本情况:专业代码:070101,专业名称: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教育),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学位: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湘北,面向湖南,辐射全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文化素养,具备系统扎实的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中学数学教学、班级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能在中学、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从事数学教学、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中学数学教师。
主干学科:数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抽象代数、数学建模、数值分析、实变函数、运筹学、复变函数、泛函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心理学、教育学基础、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
特色优势:本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和“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所依托的主干学科“基础数学”为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科研创新团队、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各1个。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博士21人、硕士生导师1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人选1人、省121(创新)人才工程4人、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11人,并签约外聘(中学高级)教师及兼职硕士生导师17人。教研科研能力较强。2013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社)科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25项、省级精品课程与一流课程5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自然科学奖4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Indiana University Mathematics Journal》、《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Journal of Algebra》、《Scandinavian Actuarial Journal》、《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许多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本专业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有情怀”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重视基础课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强化专业素质与应用能力培养,注重教师行为示范,突出师范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突出。百余人考取了北大、中科院等知名院所的研究生,居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考研平均录取率为26.3%;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86项、省级奖200余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2篇);获国家专利1项;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中30多人次获青年长江学者、Paul Erdös奖、全国模范教师、建党100周年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孙冶方奖、省杰青、奥数金牌教练等荣誉。
就业前景:由于高科技时代各种科学技术的核心往往是数学,交叉学科的核心也往往是数学,社会对专职数学研究人员、交叉学科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数学教师、应用型数学人才、特别是基础教育数学教师等数学人才的需求相当旺盛。学生毕业后一部分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管理工作;一部分报考数学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经济学及与数学交叉的高新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一部分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学应用与管理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本情况:专业代码:070102,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信息科学技术发展需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数学学科基础、数学素养及数学思维能力,了解信息处理和科学计算发展前沿和动态,系统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数学、大数据分析、计算机应用等主干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解决科学工程计算、信息和数据科学技术等领域中实际问题的多元化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科技、教育、信息、金融等相关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也能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数值分析、数学建模、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数据分析等。
特色优势:本专业所依托的主干学科“基础数学”为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级数学应用与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1个,省级数据分析与计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10人,硕士生导师11人、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121人才3人、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6人。本专业教师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11项,在《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Mathen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中国科学》、《计算数学》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40余篇。获省自科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在重视基础知识、注重实践应用训练的基础上,设置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需求,增强适应性,拓宽就业范围。本专业近些年来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5%左右,有多人进入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深造;有一批毕业生已成为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企业的技术骨干。近3年,在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国家级奖项23项,省级奖80余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2%以上。
就业前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全球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教育、科研、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或在信息产业、政府机构、经济领域等从事应用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和数据管理工作。本专业是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良好。